國畫名家-王東彬
- 時間:
- 2022-12-18 17:49:26
- 來源:
摘要:王東彬,1956年生,中國書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院黑龍江省分院副院長、秘書長、曲阜鴻儒書畫院理事會主席、海峽兩岸文化藝術協會國畫研究會理事、黑龍江省工業設計協會會員、黑龍江省展示設計協會會員

王東彬 藝術流派:國畫 所在地區:河北
名家簡介
藝術評論 王東彬,1956年生,中國書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院黑龍江省分院副院長、秘書長、曲阜鴻儒書畫院理事會主席、海峽兩岸文化藝術協會國畫研究會理事、黑龍江省工業設計協會會員、黑龍江省展示設計協會會員、黑龍江省資深設計師、工藝美術師。1983年進修于中央工藝美院2期培訓班、1985一1987年畢業於北京民族大學、受教於何寶森、趙萌等恩師。多年共獲全國、東三省、黑龍江省包裝、招貼畫優秀設計獎及大獎17件、2016參加中國書畫院”大美西藏一神話亞啦”大型采風創作活動,2018年二幅西藏人物畫入選"十四屆海峽兩岸名家作品展。2018年"西域、國粹風采"入選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走進香港書畫精品展并獲金獎。2019年二幅西藏人物畫參展并分別被收藏。2021年人物畫"卓瑪"入展"慶祝建黨百年書畫大展"獲優秀作品獎。
抵達丹青功夫的極致境界——記著名畫家王東彬
畫畫如果僅歸于物象,則是一種藝術的膚淺。所以西洋傳教士朗士寧把油畫帶到康熙的面前時,君臣共賞,大家對油畫的“精工”形態,多有不太認可的表情,得到的結論是“西畫工則是工,但是不可品評”。西方油畫專家也意識到油畫過度求成形似,事實上是繪畫藝術的致命弱點,所以西方油畫家有感嘆:油畫的向著科學性的死胡同里鉆,而中國畫恰恰向著反科學的方向奔跑,所以東方出現了黃賓虹和齊白石!當代著名畫家王東彬先生,悄然把油畫帶出了“科學性”的死胡同,用東方審美的意象品格去影響油畫創作,讓油畫煥發出理性與感性相互交融的境界狀態,功建創新,大有風彩!





毫無疑問,王東彬先生是極有油畫技法實力的專業派。他的油畫畫光影、畫透視、畫色彩等等理性元素都有非常精湛的技法體現,技出專業,功成專家。如果依油畫專業水準的資本,王東彬先生當然是油畫專業的主流,安全可以駐留于已經的功成高度接受人們的崇仰。但是,精于探究,執著于進取的他并不是藝術磨礪的駐足者,而是通過繪畫方式,進入到了東西文化融合的境界體驗里。他用中國畫的意象表現手法,畫風景畫人物取得了相當灼目的藝術成就。所以觀賞這些藝術作品,就會感受到文化合流,不趨沖突的和諧境界。從這個藝術上來說,王東彬的人物畫和風景畫,不僅僅是繪畫作品,也是文化交流與交匯的典范。藝術有國界,文化分東西,可以是王東彬的努力下,國界的阻斷與東西的隔斷都已經不復存在,讓他的丹青創作站上了國際化的高度,成為世界共賞的杰作。








把油畫與中國畫技法,完美而和諧的融合在一起,讓一幅作品不在有“畫種”的明顯判斷,這就是功夫,是王東彬先生抵達丹青功夫極致境界的印證。而在這個的極致的境界里,他所持有的藝術心修就是“人文”與“關懷”。京劇人物畫是人文,藏區人物畫是關懷,在色彩與結構的塑造上,就飽含著非常強烈的藝術家對世界、對自然、對人的感念情懷。用真情去構意色彩的韻味,用厚意去表達圖解的內涵,讓這些作品無不如靜靜的山巒間流溢出的文化氣韻,這不是驚心動魄,而是最有純情的心靈安慰。這就是他的藝術作品為什么會有意想不到的精神陶冶價值的重要原因——他用抵達人文關懷的藝術功夫,為人們創設了一個癡情而純粹的文化暗戀境界!







著名書畫評論家 田繼學 2019年1月10日